MAZDA的旗艦轉子引擎跑車系列RX-7經歷第一代SAVANNA RX-7 SA22C (1978 – 1985)及第二代SAVANNA RX-7 FC3S (1985 – 1991) 於日本、美國以至世界市場取得重大商業成功之後,第三代RX-7已如箭在弦蓄勢待發,在詳細介紹第三代RX-7之前,我想先講一講一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系跑車市場。
80年代末日本本土經濟及消費已達至空前的鼎盛,而屬侈奢品的日系跑車市場競爭已達白熱化階段,各大車廠皆施展出渾身解數推出性能強悍、科技先進及外型亮麗的旗艦跑車,成就90年代的日系跑車的黃金時期,亦催生出至今仍令車迷津津樂道的日本國寶級跑車系列。讓先我們回顧一下進入90年代的一刻日本各大車廠的旗艦跑車。
早於1986年初即FC3S推出的次年,小早川隆治先生被委任為RX-7項目總監,肩負起RX-7 FC3S項目發展及第三代RX-7的開發工作。小早川隆治早於1963年已加入MAZDA成為工程師並加入了山本健一先生領導的 “轉子引擎47士” 開發團隊負責技術攻堅任務,往後亦曾遠赴美國加州MAZDA總部出任技術監督,及後亦於日本出任公司公關工作,小早川先生可說是一位相當了解美州汽車市場的轉子引擎產品專家。有鑑於SA22C 及FC3S皆在美國市場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小早川先生出任第三代RX-7的項目總監可謂最合適的人選。
第二代SAVANNA RX-7 FC3S 的成功在於其亮麗的外型、轉子引擎獨有的順滑運作特性與及其輕量化及低重心設計而成就上佳的駕駛操控感,第三代RX-7必需承襲上一代RX-7的所有優點,而且車身設計需要更加時尚優雅令新車更合乎一台現代高性能旗艦跑車的要求,馬力輸出亦需要更加強悍才可以與市場上的列強比肩。
小早川先生以四個漢字「志凜艷昂」作為第三代RX-7研發工作的主旨精神,決心開發出一台令世界驚艷,操控及性能無出其右的新世代經典跑車。
志: 透過研發完美的跑車作品,令車主感受到開發者對跑車的熱枕及精神
凜: 為達致完美而不懈奮鬥,絕不妥協
艷: 跑車作品必會驚艷一時,令世界挖目相看
昂: 作品無論是外觀上、觸感上或駕駛感都定能激盪人心
MAZDA委任佐藤洋一先生為第三代RX-7的外觀總設計師,設計工作則由四支設計團隊負責,分別為MAZDA總部廣島(MC)團隊、MAZDA橫濱(MRY) 團隊、MAZDA美國加州爾灣IRVINE總部 (MRA)團隊與及MAZDA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 (MRE)團隊。
而設計底盤、懸掛及跑車操控性能的團隊則由貴島孝雄先生領導。貴島孝雄先生在參與FD3S之前開發工作之前並曾領導MAZDA MX-5 NA的開發項目,往後更繼續主理MX-5 NB 及NC的研發工作,是MAZDA的跑車底盤大師級人物。
於1991年10月16日東京車展開幕的9天前,的第三代RX-7 FD3S終於正式發表,但要直至同年12月才正式發售。新一代RX-7再沒有採用SAVANNA這個自1971年一直於轉子引擎跑車沿用的英文名字,並納入MAZDA旗下高級車系ɛ̃fini 品牌推出。1991年發表的第三代RX-7 FD3S是一台2+2四座位跑車, 配置全新的1.3公升13B-REW 雙轉子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輸出255PS/6500rpm,峰值扭力為30kg.m/5000rpm,傳動系統方面採用五前速手排及四前速自動波箱。懸掛系統方面前後皆採用雙搖臂連防傾桿。車身淨重1240公升,前後重量達至50:50之最佳分佈,0-100km加速時間為5.2秒。
13B-REW 引擎的序列式雙渦輪增壓系統是MAZDA與日立HITACHI公司共同開發,以當時的科技來說是一套非常複雜先進的系統。序列式增壓系統於引擎轉速達1800rpm 是啟動第一枚增壓器,釋出0.7bar增壓壓力,到引擎轉速達4000rpm時再啟動第二枚增壓器提供0.7bar增壓壓力。這套序列式雙渦輪增壓系統為引擎提供非常順滑平均的增壓力量,並沒有突兀的增壓遲滯(TURBO LAG),配合轉子引擎本身的高運轉穩定度相得益彰,成就13B-REW如絲順滑的動力輸出及廣闊的扭力帶直至轉速紅區。
RX-7 FD3S 於1991年至2002的十一年生產時間共有6個進化型號:
1型 (1991年12月 – 1993年7月) – 馬力255PS。分為基本版TYPE-S,配置尾翼的、強化懸掛系統和輪胎及雙油冷器的運動版TYPE-R及配置真皮座椅、恆溫冷氣、天窗及BOSE音響系統的豪華版TYPE X。1992年加入了300台限量兩座超輕量版TYPE RZ,採用更高性能的SHOWA避震及輕量化RECARO賽車座椅並省除了冷氣及音響系統,比TYPE-R版輕了30公斤。
2型(1993年8月 – 1995年2月) – 增強車身剛性,加粗了吸震筒提升避震性能。基本版TYPE S改名為TOURING S,豪華版改名為TOURING X。運動版TYPE R改為兩座位的TYPE R II。另追加了150台限量超輕量版TYPE RZ。MAZDA為慶祝於澳州BATHURST 12小時大賽的1992 – 1994年3連勝而推出了限量版TYPE-R BATHRUST (基本上只是一台輕量化的TYPE-R,並配置一套可調較的避震系統及更加精美的碳纖維錶台面版、波棍頭及手掣桿。)
3型(1995年3月-12月) – 再一次修改了整個版本階級篇制, TYPE R BATHURST變成了常駐版本,加入了更強的制動系統、可調整的尾翼及MOMO軚環。TYPE R II改名為TYPE RS,而TOURING S 及TOURING X 則合併了。於7月份再推出限量版777台TYPE R BATHURST X,基本上是TYPE R BATHURST版加入真皮座椅及碳灰色輪圈。
4型(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 – FD3S前期型的最後版本。 MT版本馬力輸出增強至265PS,而AT版本則停留於255PS。行車電腦由8bit運算改為16bit運算。自1997年1月起再沒有使用Efini品牌,改為採用MAZDA。1997年推出轉子引擎30週年紀念版RS-R,有黑色及特別版黃色及碳灰色輪圈。
5型(1999年1月至2000年8月) – 步入FD3S的後期型。外型上最明顯就是彈燈下的行車燈改為採用放射式明燈,新的可調整式尾翼,並採用全新的NARDI真皮駄環。5型分了三個版本,TYPE RB馬力輸出265PS,TYPE R馬力提升280PS,車重為1310KG。最高階的輕量化版TYPE RS (1280KG) 馬力280PS並配置17寸輪圈及BILSTEIN避震及更高性能的輪胎。所有AT版本則仍保留255PS 馬力輸出。車身剛性及懸掛系統皆作進一步優化。2000年更追加175台新版兩座位輕量化TYPE RZ (1270KG),配置碳灰色BBS輪圈、紅色RECARO桶椅等。5型版本基本上已經是相當成熟的RX-7 FD3S。
6型 (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 – 引擎方面跟5型一樣,只有電控設備上的升級。ABS電控由8bit改為16bit運算,加入了EBD 電控制動力分佈系統(Electronic Controlled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ystem)。
MAZDA 於2002年RX-7 FD3S 的生產年期的最後一年推出終極版本SPIRIT R,限量生產1504台,分為TYPE-A、TYPE-B及TYPE-C。並加入全新SPIRIT-R 系列獨有鈦灰特別車身顏色。
SPIRIT R TYPE-A佔1044台,是以6型280PS 超輕量版兩座TYPE RZ版本為基礎,只有五前速手排版本,配置紅色輕量化RECARO 賽車桶椅,全新碳灰色輕量化的BBS 輪圈,BILSTEIN避震及SPIRIT-R徽章。SPIRIT-R TYPE A 被收藏家視為最具收藏價值的RX-7 FD3S。
SPIRIT R TYPE-B則是以TYPE RS為基礎的4座280PS版本,亦只有五前速手排版本,內籠則以紅色為主調,收藏價值略遜於TYPE A,產量為420台。而TYPE C則是四前速自動波版本,馬力只有255PS,其他配置跟TYPE-B一樣,產量為40台。大家玩RX-7 SPIRIT R 還是買棍波吧!
RX-7 的量產型號已有多不勝數的版本,而MAZDA廠牌旗下的改裝品牌MAZDASPEED亦為FD3S度身訂造了多個版本:
第三代RX-7 FD3S 自1991面世至2002年停產的11年間,共生產了68,834台。心水清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數字真的很少,遠遠不及第一代SA22C/FB3S的 474,565台次及第二代FC3S的272,027台次。究竟為何大家到今時今日公認為性能最好、外型最亮麗的RX-7 FD3S,產量及銷量會遠不如第一代及第二代?
其實今天我們趨之若鶩視為日系跑車極品的90年代日系跑車五大天王,除了NISSAN SKYLINE GT-R系列以外,其餘的MAZDA RX-7 FD3S、TOYOTA SUPRA A80、HONDA NSX及MITSUBISHI GTO皆有左右駄版本行銷日本本土及出口至世界市場,而她們不約而同都面對銷量不振的問題,小編認為可歸納於以下幾個因素:
1.日本本土的經濟由盛轉衰 : 90年代的日系跑車皆開發自80年代。80年代是日本國的經濟在世界舞台領盡風騷達至空前繁盛的年頭,80年代生產的日系跑車亦在日本本土以至世界市場中暢銷,日本各大車廠慾乘著這股氣勢將下一代產品的檔次更上一層樓。大家當時都想不到日本本土的經濟泡沫到了90年代初已到達爆破的時刻,國內對屬高消費侈奢品的純種單門跑車的需求頓然衰減。1990年FC3S於日本本土銷量超過20000台,1992 FD3S的本土銷量只有13,996台,到1993年只剩6082台,需求的急轉直下可想而知。
2. 售價及市場定位問題 : 90年代的日系五大天皇跑車的售價及定位非常高,直逼PORSCHE、MERCEDES BENZ及BMW等的歐洲跑車產品,已經脫離了普羅大眾市場成為高級的消費品。歐美國家一直都是日系跑車的重要出口市場,但定價高昂的新一代RX-7 似乎不太被這些市場接受。於1993 年至1995年間,FD3S於美國只錄得3876台的銷量,而英國於同年間亦只賣出210台,銷情可謂非常不理想。在1995年之後RX-7 FD3S 就再沒有出口到英美市場了。
3. WRC車系之興起: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WRC) 世界越野錦標賽於當時八/九十年代非常受歡迎,像MITSUBISHI 及SUBARU等有參與賽事的車廠亦相繼推出WRC的街道版跑車。像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系列和SUBARU IMPREZA WRX STI系列,這些都是由四門房車改裝而成的四驅跑車,同樣擁有上佳的操控及強大的馬力輸出,但售價則比RX-7 FD3S等的一眾旗艦跑車低許多,或多或少會分薄了銷量。
MAZDA RX-7 FD3S 無疑是一台極出色的跑車,甚至可稱為MAZDA多年來登峰造極之作,但於量產的11年間只流於是一台叫好不叫座的產品,並未能延續首兩代RX-7暢銷全球的佳績,於2002年8月隨著最後一台RX-7 FD3S SPIRIT-R生產完成駛出MAZDA的廣島廠房,MAZDA RX-7 跑車系列正式走進歷史。
RX-7 FD3S 商業上或許不如預期未能成為MAZDA廠方一個帶來可觀的利潤,但時間証明了她作為一台極優秀的轉子引擎跑車的價值。如今FD3S已經成為日系跑車的超級經典,二手成交價格按年節節上升。一台品質良好的2002年RX-7 SPIRIT R TYPE-A價格已接近六百萬日圓,而且成交價格升勢似是愈演愈烈,大家如果有意收藏一台RX-7 FD3S,建議還是早點入手吧。
【 影視動漫作品中的MAZDA RX-7 FD3S 】
<<頭文字D>>高橋啟介的FD3S
高橋啟介是日本漫畫家重野秀一的作品<<頭文字D>>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下坡賽高手,與哥哥高橋涼介合組RedSuns車隊打遍赤城山無敵手。他的FD3S是黃色的,他的頭髮是黃色的連他的衣著也多數是黃色的,一副標準暴走族的外型。啟介於秋名山下坡賽中兩度敗給駕駛AE86的藤原拓海。後來高橋兄弟與藤原拓海合組PROJECT D車隊出征全國的下坡山道賽,經過多番鍛鍊成為故事中其中一位最強的車手,高橋啟介於故事最後正式成為職業賽車手。
THE FAST & FURIOUS 電影系列中的 RX-7 FD3S
THE FAST & FURIOUS 是美國一個以飛車為主題的電影系列,於2001年至2017年間拍了共8集,RX-7 FD3S 在2001年的首集及2006年的TOKYO DRIFT中皆有亮相。
香港電影 <<霹靂火>> (1995)
1995年由陳嘉上導演,成龍主演以賽車為主題的香港電影 <<霹靂火>> 亦可以見到RX-7的身影。那一台黃色FD3S為成龍的私伙車,由當年香港萬事得代理所贈。
MAZDA RX-7 FD3S (1991 – 2002)